I used to be happy before I came here. 移民题材套这个风格确实很limbo,卡在边缘中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,很是割裂,最后虽然画幅伸展,可惜主角已经被困太久无法释放。罗伊安德森不是摆固定机位就能摆出来的,阿基也不是放冷幽默和冷空气就能速成出来的。 —— 吃查3000
难民故事套上英式冷幽默的壳,用厄乌德琴(这琴挺好听的,土味摇滚啥的)外化叙利亚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。一上来就明示难民导致欧洲强奸案上升啥的,我还以为是劲爆右翼影视,后来渐渐转变到揭示难民悲惨过往,难民制度僵化不人性的左翼老路上(不然戛纳肯定不敢选),结尾积极向上可以接受。有几个梗挺好笑的,台词也有点意思,男主和家人吵架说I have to accept a war in my country b... —— 小A
"You bring it everywhere, like a coffin for your soul." —— 脱氧核糖十三
边缘状态的短评
这就是今年福茂一直在推的那部戛纳系热门新片,确实完成度很不错。没想到难民题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打开,导演拍的还挺可爱的,可以看到好几个名导的影子,都是很愉快的联想。作为新导演作品,片子很成熟,几条叙事线索都结的很工整,起到了功能性该有的作用。 —— 亵渎电影
I used to be happy before I came here. 移民题材套这个风格确实很limbo,卡在边缘中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,很是割裂,最后虽然画幅伸展,可惜主角已经被困太久无法释放。罗伊安德森不是摆固定机位就能摆出来的,阿基也不是放冷幽默和冷空气就能速成出来的。 —— 吃查3000
难民故事套上英式冷幽默的壳,用厄乌德琴(这琴挺好听的,土味摇滚啥的)外化叙利亚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。一上来就明示难民导致欧洲强奸案上升啥的,我还以为是劲爆右翼影视,后来渐渐转变到揭示难民悲惨过往,难民制度僵化不人性的左翼老路上(不然戛纳肯定不敢选),结尾积极向上可以接受。有几个梗挺好笑的,台词也有点意思,男主和家人吵架说I have to accept a war in my country b... —— 小A
"You bring it everywhere, like a coffin for your soul." —— 脱氧核糖十三
一个叙利亚难民,跋山涉水来到人口短缺的苏格兰小镇,看起来互补实则格格不入,逃往异国他乡的他,就像逃往北上广深的小镇青年,怀揣着着梦想,最后却沦为打工人,处于留不下也回不去的边缘状态。实在太喜欢这种一边致郁又一边治愈的感觉了,导演简直是阿基+多兰的超强结合,方形画幅将所有角色紧紧包裹,连动作表演都木讷得慢半拍,给人一种困在此地的感觉,除此之外导演还用琴声比喻困境,当人没有了过去的生活,琴也发不出过去... —— 天马星